讀書會後記|《走過愛的蠻荒》林奕萱醫師
2024 Apr 17 學習成長
昨天(4/16),完成第一場職人年華的主題讀書會,選書是《走過愛的蠻荒》與《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文國士與家園的漂浪少年》,淺談 思覺失調¹ 和兒少安置。
後來評估時間,主要聚焦在思覺失調的介紹。
《走過愛的蠻荒》,作者寫下自己真實的成長故事,雙親是在精神療養院相識、相戀,生下他,但因為患病的緣故,而無法照顧他,作者的童年是在奶奶的照顧及保護下成長,伴隨著父母愛的缺席、不被理解、渴求被接納的情緒不斷蔓延,同時生活的社區在他身上貼上各種負面標籤,讓他幾乎無處可逃。加上家人為了保護他而不告知,或無法說明父母的狀態是因為生病了,導致他常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父母才會變那樣。
這本書的內容很沈重,在決定這個選題前,我有很多情感糾結,越是同理作者的處境,我情緒就越低落,也無法好好談論,書中的世界離我好遠,但又那麼真實。
關於「思覺失調」這件事,我無法假裝沒這回事,轉身回到原本的生活,我至少得點做什麼,於是邀請了贈書給我的奕萱醫師,請她來當與談人。
書中有一段話,推動了我這麼做。
去談吧!不管它是什麼事情,去談了,才有機會放下由此而生的標籤與包袱。
談它,才有機會帶來更同理、更友善的環境。
奕萱是精神科醫師,訪談人是聖凱老師,在寄養家庭及特殊需求家庭服領域,有專業且豐富的第一線經驗。
由聖凱與奕萱進行與談,效果很好,聖凱以書中的一些情境詢問奕萱,讓我們知道思覺失調發病的時候的狀態,不只有書中的情況,發病時的情況因人而異。
奕萱也跟我們說明在醫療現場,個案會有各種不同的情況,不同於新聞報導呈現的單一形象。
奕萱提到兩點,我特別記憶深刻:
一、患者發病,嚴重的時候,會呈現(生物)原始的狀態,就像動物,甚至會隨地便溺。
二、思覺失調,在沒有家族病史的情況下,大約一百人會有一人有潛在發病機率,只是缺少誘因而已;極端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
隨著與談展開,逐漸深入,當知道思覺失調,是一種無法痊癒的病症,終其一生只能以藥物控制,而且每次發病都是部份心智功能剝離的時候,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與會的大家,心情都變得沈重。
在同時,在線上的朋友們,開始提出各種疑問,例如,
- 怎麼發現周邊的人,是發病初期
- 如果在社區看見並主觀判斷症狀有些嚴重的患者時,可以做什麼?
- 有些街友會喃喃自語,是思覺失調的情況嗎?
- ………
- ………
讀書會的時間很短促,無法窮盡所有疑問及回應,
但讀書會可以是一扇窗,讓我們能透過窗看見更多不同。
奕萱給我最大的啟發在於對「人的平權」,溫柔且堅定的信念。
在她回應思覺失調患者生的孩子是不會遺傳,及該不該生育時,她說「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一個人成為母親、父親的權利,即使當事人是患者;醫生的義務是充分告知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但只能由本人決定。萬一,生育後,家庭功能因患者發病喪失,會有社福機構的協助,接住個人或家庭的失能,這也是社會福利制度存在的必要啊。」(以上這段是我的理解整理,非原文,如有失誤,責任在我。)
她的回應提醒了我,每個人的權利都該受到保障,不分男女老幼、貧富病殘、宗教信仰…,都是平等的。
我有被感動到。
奕萱醫師,提到一個,我們大家可以直接、容易幫助患者的方式,購買精神復健機構² 的產品,她舉例像是喜憨兒、心路基金會,只是精神障礙者的服務機構通常更小型,產品的產量也較少,但如果社會大眾能採購他們的產品,會很有幫助。
最後,如果你對思覺失調這個主題想更多了解,除了閱讀《走過愛的蠻荒》之外,可以參考以下兩個影音資源。
1、奕萱醫師提供,公視拍攝的節目,「精神障礙解碼」
2、采旻老師提供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我對讀書會的期待,是能創造書與書、書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閱讀可以變得更立體。
昨天的讀書會,讓我與這個期待的距離更靠近一點點。
讀書會結束後,我心情愉快,而且很滿足,因為我想起那個把海星丟回大海裡的小女孩。
希望你我都能生活在以善意與溫暖構建的世界。
註解說明
思覺失調¹ ,該病症以往被稱為 「精神分裂」,患者在發病時,會彷彿進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無法統合;現醫療界以思覺失調指稱,因患者表現在思考與感覺的功能產生障礙,需要治療。
精神復健機構² ,奕萱醫師服務於高雄的阮綜合醫院,對南部的機構較熟悉,提供幾個單位參考,可以留意他們的產品。
屏東內埔:樂牧社區復健中心
高雄地區:三好社區復健中心 、高醫第一社區復健中心、高醫安生社區復健中心、羽蝶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