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翔店長
0
  • 會員登入
  • 最新消息
  • 文章總覽
    回主選單
    • 最新文章
    • 房產人生
    • 經營管理
    • 學習成長
  • 活動
    回主選單
    • 讀書會
    • 線上講座
    • 課程
  • 大翔推薦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大翔店長
  • 最新消息
  • 文章總覽
    最新文章 房產人生 經營管理 學習成長
  • 活動
    讀書會 線上講座 課程
  • 大翔推薦
  • 聯絡我們
部落格
  • 文章總覽
  • 分類
  • 房產人生 (40)
    • 買房小白 (1)
    • 請問店長 (7)
    • 房仲故事 (9)
    • 業務經驗分享 (7)
  • 學習成長 (23)
  • 經營管理 (4)
  • 大翔推薦 (3)
讀書會後記 悅讀筆記 課程講座筆記 影音筆記 生活感想 線上讀書會 AI學習記錄
  1. 首頁
  2. 部落格
  3. 關於電影的二三事

關於電影的二三事

2024 Nov 23 學習成長
內容目錄
  1. 我的電影記憶片段
  2. 電影的誕生日
  3. 默片與辯士
  4. 蔡培火與美台團
  5. 線上串流與電影解說短片

我的電影記憶片段

不知道你喜歡看電影嗎?我還滿喜歡的。

在台北讀大學的時候,應該是看最多電影的時期,剛好當時流行辦影展,除了金馬影展外,印象深刻的是「絕色影展」,多是國外比較小眾、冷門的電影,套票不貴,而且當時正逢台北市的華納威秀影城剛開,設備新穎,觀看的體驗很好。

那時在木柵讀書,半夜騎著機車延著軍功路穿過莊敬隧道,經過木柵線麟光站後,接基隆路,路過還正在蓋的台北101,離威秀就不遠了。

那年大台北像個大工地,很多道路配合捷運施工,都縮小路面。捷運木柵線剛通車,是台北第一條完工的捷運,王家衛拍的《春光乍洩》還有來取景,梁朝偉還很年輕,影像在攝影師杜可風掌鏡下炫麗燦爛,音樂不只靡靡,還充滿異國情調,Astor Piazzolla的名字也是在這時候留在記憶裡。

有時候場次沒畫好,前一晚看完電影,回到宿舍已是凌晨一點多,次日早上九點多又有一場。人很有趣,早八的課會起不來,但為了看電影竟然能不貪睡。

一直到2020年Covid-19的影響,加上串流影音的便利,就比較少進電影院,但在2020年,仍有兩部電影,讓我進電影院,一部是諾蘭的《天能》,另一部是《靈魂急轉彎》(Soul,2021),我和朋友戲稱這兩部片是值得冒生命危險進戲院看的好片。

《春光乍洩》木柵線片段:https://www.youtube.com/shorts/T0VkNNA89Cg

電影的誕生日

法國的盧米埃兄弟(Auguste Lumière與Louis Jean Lumière),在巴黎咖啡館播出《火車入站》、《工廠大門》,這天是1895年12月8日,被公認是電影的誕生日。

這兩部電影,時間長度都不到一分鐘,沒有色彩只有黑白,沒有聲音,但對當時的人來說,不是理解成高科技,而更像是法術或魔術般神奇的東西。

《火車入站》播出的當天,因為影像太過逼真,巨大的火車迎面而來的震撼,讓很多觀眾驚叫躲開,甚至跑出咖啡館,去到放映機的後方,要看火車在哪裡。

另一個令我覺得命運神奇的安排的是盧米埃這個姓,在法文裡的意思是「光」。

電影是光影的藝術,巧合到像是奇蹟。

《火車入站》:https://youtu.be/BQjh8z9ioEw

默片與辯士

早期的電影還不具備收音的技術,每部片都安安靜靜的,演員的表演,表情和肢體動作也要特別誇張,喜劇泰斗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妝容及表演方式,就特別能滿足當時的電影需求。

BUT,卓別林只有一個,其他千千萬萬的電影怎麼辦呢?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這時候「電影解說員」的職業就因應而生。當時電影院的銀幕前,樂隊和電影解說員分列兩旁,配合畫面奏樂,解說員會就著小枱燈,手持劇本,以生動活潑的聲音演出,帶領觀眾感受劇情的起承轉合,偶爾穿插一些詼諧趣味的台詞,或是模擬主角口白,為無聲的影片注入了靈魂,說到精采處台下的觀眾還會熱烈喝采。

有點像天橋下的「說書人」,或是廟口榕樹下的「講古仙」。

這種為電影進行旁白解說的工作,在1920年代的日本被稱為「活動辯士」,是複合字,由「活動寫真」(motion picture)與「辯士」組合而成,後來也簡稱為「辯士」。

電影在1920年代是很摩登的娛樂,在那個娛樂不多的時代,日本人也將電影引進台灣,並從日本引進辯士,「在1930年左右,臺灣有41位日籍辯士、19位臺籍辯士。當時要成為辯士必須通過各州警察課的考試,並確認沒有『思想問題』,之後才能獲得證書執業。」

辯士的口才及風采所構成的個人魅力,吸引觀眾進戲院,電影院也會以知名辯士做宣傳。當時,西門町戲院觀眾以日本人為主,辯士也多半是特別重金聘請的日本人;大稻埕、萬華地區則由於主要客層為台灣人,需要以台語說明劇情,所以辯士以台灣人居多。

後來,隨著電影技術進步,開始有聲音、旁白,字幕的加入,也就漸漸用不到辯士,就像用了ETC之後,高速公路就不用收費員了。

加上電視的發明,收音機的普及化,娛樂的選擇增加,都在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

除了技術的進步,還加上二戰後,日本人退出台灣,國民黨政府推行的「國語政策」,禁止台人說台語或客語,也是導致台籍辯士無用武之地的原因之一。

電影辯士陳錘鐘 讓電影有"聲"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62aYBG-v9w

蔡培火與美台團

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希望透過發行報紙、舉辦各種講座來啟迪民智,無奈民眾因日本愚民政策影響,對智識的吸收有限。1925年,適逢協會理事長蔡培火母親高壽七十一誕辰,協會全臺籌謀為蔡母慶生,蔡培火謙辭無效後,與慶生會的總召約定,不要鋪張浪費,耐不住眾人的盛情。

結果集計禮金約四千多圓,「蔡培火援受禮金後,隨發謝函併聲明,從該筆禮金提出二百圓購製毛氈及銀花瓶各 一,贈送蔡母留念,其餘悉數帶往東京,購買教育影片十數卷及美國製之放映機一部。」

當時買回來的影片,就現在的眼光來說,很難判斷具有多少娛樂性,你看一下片名,《丹麥的農耕情況》、《丹麥之合作事業》、《犬馬救主》、《母與其子》、《試探愛情》、《無人島探》、《紅十字架》、《北極的怪獸》、《武勇》,與其說是娛樂,我覺得更多的是電影這個媒體的新奇感。

如果說有趣的地方,應該是辯士會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影片進行詮釋,或許可以想像成現代的脫口秀?

蔡培文在文化協會之外,「另設美臺團之機構,訓練具有教育經驗之青年三人,一人專管機器 、二人分任辯士,說明影片,俾觀象易於理解。有時辯士之言詞,帶有諷刺或涉及政治的時候,臨監 警察即加干涉,甚至迫令停映。有時因警察不證臺語,發生誤會而作過份取締,觀象與辯士齊起抗議 ,弄到使警察尷尬失措的場面,並不罕見。美臺團最初只有一除,約半年後便增加為兩隊,經常巡迴於農村小鄉鎮之間。因影片內容有新智識之貢獻,對觀象收費極微,到處有地方同志之關照協助,開支節省,每票僅收五分,特座亦只收一角,又有警察臨監,場面緊張而時起風波,因此等等,美臺團每有開映,則場場客满座無虛席。」

現在讀到這些文章,想像台灣人在二戰前,對政治參與的熱度,對脫離日本殖民的追求;日本人帶來殖民,同時也帶來現代化與世界潮流接軌,這是歷史的多面向。

在電影這個媒介,也承載了許多劇情之外的想望。

線上串流與電影解說短片

現在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因為網路科技帶來的便利,能找得到、能看到的電影,數量變得非常龐大,但要找到一部自己能沈浸其中看完的電影,好像變得更不容易。

當影片生產過剩,線上串流能輕易取得片源,又衍生出解說影片的短片,將兩小時的電影壓縮在10-15分鐘,或是將動輒三、五十集的電視劇,用兩個小時解說完。

曾陣子因為AI的狂熱,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荒謬感。

有一派用AI更快速地生成大量的內容,然後另一派再用AI去整理做出摘要,有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滑稽感。

Netflix 的 CEO Reed Hastings 曾說:「Sleep is our competition(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睡眠)」

我覺得是一針見血地點出,現在的人最稀缺的是時間和注意力,我們都在爭取別人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而常常導致力不從心。

這時代給人的功課是減法,要懂得捨,才能得;聚焦在自己想要的目標上,專注地不受干擾前進。

不要太在意還有很多電影(影片)沒看,而是好好享受當下正在看的那部電影上,好好感受。

■

如果可以,我還想再一次騎車在軍功路上,穿越莊敬隧道,去看一場電影,只是現在軍功路已改名為和平東路四段,我的《花樣年華》也早已散場了。

  • 生活感想
  • 悅讀筆記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讀書會後記|【繪本裡的ㄊㄚ】葉采旻老師

關於風險管理

做好風險管理,減少意外發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礎。

「有分工,沒合作」

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

記錄房產人生的所見所聞。

請問店長,男友說要聯名登記,要同意嗎?

關於「個人資訊安全」的思考與實作

關於我們

購物指南

  • 會員條款
  • 退換貨政策
  • 隱私權政策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better2gether.tw
  • 營業時間: 10:00~21:00
  • 公司名稱: 合得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編: 91060890
COPYRIGHT ©大翔店長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